发布时间:2025-10-17 11:22:23    次浏览
2016年7月4日,江苏南京出现了今年以来强度最大的一轮降雨。南京某地附近长江堤坝出现渗漏,严重威胁周边群众安全。罗耀和他的战友接到命令赶赴现场,开始惊心动魄的抗洪。这几天,全国媒体都被一张照片感动了。照片上,一位战士身着看不出本色的军服,躺在泥浆中酣睡,他稚嫩的脸上带着疲惫。网友们称他为“泥浆哥”。中国军网还特地刊发了一篇报道,题为《血性与温情交织!泥浆哥跪地筑起防洪大堤》。昨天,记者意外发现,这位网红“泥浆哥”罗耀,是慈溪人,而且还是个90后。罗耀父亲:满满的自豪昨天,记者来到罗耀的家,慈溪市胜山镇四灶村。“是我儿子。”看到记者手机里“泥浆哥”的照片,父亲罗育和嘴角上扬,很是自豪。他说这张照片,自己原先也没看到,还是抗洪后儿子发给他的。“跟儿子这几天有联系吗?”记者问他。“儿子很忙。”“有通过电话吗?”“一周前,和儿子通过电话。”老罗说,在这次抗洪前,大约是7月3日傍晚五点半,接到了儿子的电话:“老爸,我要去抗洪了。”时间紧迫,老罗就叮嘱了一句:“去吧,注意安全。”老罗说,自己跟老婆都在五金厂打工。家境虽然一般,但儿子是家中独子,从小也是宠着长大的。儿子一直很懂事,在19岁时还选择了入伍当兵。其实,儿子救灾的那几天,老罗的心都是悬着的。一直到儿子再次打电话来,才真正踏实了。他也知道,儿子救灾肯定要吃苦。可看到这张照片时,心里还是一酸:“在家的时候,他哪吃过这种苦啊。儿子真是长大了……”“看到网上大家都在夸他,我们当父母的,很高兴,也和他说了,不要骄傲。现在就是挺想看看儿子,看他是不是瘦了黑了。”老罗有点不好意思,“在我们做父母的眼里,他就是个孩子。”记者注意到,家里的墙上挂着一张奖状:2013年度优秀士兵。老罗说,这是儿子入伍第一年拿的。如今,老罗就盼着9月份,儿子探亲回家,见上儿子一面。记者对话“泥浆哥”昨天,记者也联系上了“泥浆哥”。小罗在电话里,给记者回顾了抗洪现场的情况:7月3日下午,他们连队正在集训上理论课。大约四点左右,就接到任务,他们部队被抽调了40多人去抗洪。他和其他人就去仓库拿铁锹、救生衣等,准备出发。给父亲的电话,也是上车前打的,当时特别激动。“别人当了十几年兵,也没接到过任务,我参军四年就能参与真正的任务,又激动,又紧张!”小伙子参军四年,这是第一次来到抢险现场,他说,当时挖掘机等重型设备很可能会因道路堵塞、泥泞等因素无法驶入,只能在外围参与抢险救灾。 当时任务的地点,是在南京的一个学校,学校旁边就是长江,长江的水漫过了操场,我们需要协助武警部队搭一个1.5米围墙。为了节约时间,用最快的速度排除险情,保全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,战士们的双手成了最好的工具,他们扬起铁锹,将泥沙装满一个个沙包,去堵住肆虐的洪流。小罗说,四天的时间里,他们都在与时间“赛跑”,夜以继日、通宵达旦地抢险救灾,挑战着体能极限。雨水很大,沙土很滑,很多官兵在泥水中摔倒,满嘴是泥。刚到的第一天,装土、运土,一直工作到凌晨2点。因为险情突然,根本来不及回到营区做调整,第二天下午,他们抓紧时间稍喘口气或喝口水,或者就地躺下休息。罗耀说,网上的图片,就是7月4日下午拍的。“当时,防汛等级已经从四级提升到三级。在如此紧要关头,我们恨不得一个人掰成两个人使,恨不得争抢每一分钟去减少损失,所以腾不出时间回营区休息。越是危难时刻,越是考验军人血性和担当。”泥浆哥曾是村里的“小胖子”事实上,“泥浆哥”小罗当年去当兵,也曾在村子里引起轰动。虽然身高有1.77米,但小罗从小是村子里出了名的小胖子,还有人给他起了绰号“萝卜”。小时候,同学们打篮球,输了要做20个俯卧撑,别人都是一口气做完,但对于他来说,很吃力。四年前,他还在慈溪职高读高二。听到村里有报名入伍的机会,小罗就和家里人商量:要去当兵!当时有家人反对:年龄太小了,当兵要吃苦啊!可小罗很坚决,他去做了视力矫正,又去做了身体检查。2012年12月,罗耀应征入伍。小罗说,入伍前,他以为军队生活就是电视上演的,脸上画着迷彩,随时手拿枪械,但真正进入部队,平常还是以训练为主。比如,30个一组的俯卧撑,2公里的跑步,八九个单杠……强度很大的训练,是每天的日常任务。来的第一年,小罗就瘦了近10斤。四年后,当年的“萝卜”已经锻炼成了“泥浆哥”。看到照片,大家都很感慨:小罗更黑了,也结实了。入伍两年后,小罗本有一次机会可以退伍。但小罗选择留下。如今还有一年,入伍即将满五年,小罗又将面临选择,是要退伍回去继续学业,还是继续在部队呢?小罗说,现在看来,当初的选择是对的。而未来,他也将继续扎根军营。“按照老爸的话,国家需要我,我就会继续留下,为人民服务。”(记者 邹洪珊)